1、什么是泄露檢測與修復?開展這項工作是什么目的?
答:泄漏檢測與修復是指對工業生產全過程揮發性有機物物料逸散、泄漏進行控制的系統工程。該技術采用固定或移動檢測儀器,定量檢測易產生揮發性氣體泄漏的場所和所有揮發性氣體排放源,從而控制VOCs逸散、泄漏排放,減少對環境造成的污染,簡稱LDAR(英文leak detection and repair的縮寫,可讀作“艾爾達”)。簡單地說,泄露檢測與修復就是“檢漏并堵漏”。開展這項工作主要目的是控制工藝設備與管線揮發性有機物無組織泄漏。
2、什么企業需要開展LDAR?
答:設備與管件的密封點大于2000個,且不屬于《揮發性有機物無組織排放控制標準》8.3.2的豁免泄露檢測的情形?;騐OCs收集系統處于正壓狀態,應對輸送管道組件的密封點開展LDAR。
3、什么是設備與管件的密封點呢?
答:泵、壓縮機、攪拌器(機)、閥門、開口閥或開口管線、法蘭及其他連接件、泄壓設備、取樣連接系統、其他密封設備等。
4、如何開展LDAR?
答:企業如密封點數量較多,可自行購買檢測設備,經檢定后,按相關標準開展LDAR。也可以委托第三方機構開展,至于如何找到靠譜的第三方公司,可以參考本號之前的文章。
開展LDAR步驟一般為:
a)建檔。為每個LDAR實施范圍內的每一個密封點指定的識別號,并記錄在檔案里。
b)定義。為泄漏定義一個濃度值(泄漏濃度值),應參考相關標準要求。
c)檢測。對密封點的進行泄漏檢測。泄漏檢測方法包括感官判斷和儀器檢測。感官判斷就是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鼻子聞。如果儀器檢測值大于“泄漏濃度值”,那么這個密封點就認定為泄漏。
d)修復。對泄漏的密封點進行修復。
e)記錄。將上述步驟中所有的數據和材料記錄在檔案中,并加以妥善保存,保持期限不少于3年。LDAR的記錄數據是非常多的,除非密封點數量很少,多采用電子檔案保存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