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2022年6月,中國中小企業發展指數開始回升,雖仍低于2021年同期水平,但8個分行業指數全部回升,中小企業發展水平漸趨上升。
?
?
環保既然要成為剛需一般的存在,中小企業必然在規劃之中,助推中小型環保企業穩渡險灘是當下促經濟增量重要手段之一。畢竟,“環保企業請活下去等復蘇”這句話也仍言猶在耳。
?
?
環保產業下的中小企業基數龐大,在浪濤拍打下,既要把住發展勢頭,又要準確切題環保,難度陡升。此時,為一眾環保企業送去綠色發展方案與參考意見將實現部分“減負”。
?
?
近日《“十四五”促進中小企業發展規劃》發布,其中,開展綠色發展促進工程便是為了替中小企業減負的主要方式之一。其不僅支持中小企業參與開展低碳、節能、節水、環保、清潔生產、資源綜合利用等領域共性技術研發,還鼓勵中小企業聯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產業園區等,形成綠色技術創新聯合體,開展綠色技術攻關。引導中小企業參與新能源技術裝備、節能環保裝備等研發設計。
?
?
有消息顯示,今年以來累計新增退稅減稅降費及緩稅緩費2.58萬億元,惠及環保中小企業的想來不在少數。此前,《支持綠色發展稅費優惠政策指引》已經指出,從事環境保護所得定期減免企業所得稅,從事污染防治的第三方企業及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等,節能環保電池免征消費稅、滴灌產品免征增值稅等。一波國家給的“大紅包”就在路上了,試問,誰能跟錢過不去呢?環境保護理念正從源頭開始走深。
?
?
在國家有關部門正在助中小企業紓困發展的同時,各地生態環境系統也發布了助企紓困的多項重要措施。
?
?
重慶市要求實行輕微違法行為免處罰、保障重點工程夜間施工作業、開展同類型建設項目“打捆”審批等11條重要措施;金華市生態環境局出臺《服務經濟穩進提質助企紓困若干政策措施》,開辟除了一條環評審批綠色通道,開展小微企業“打捆”審批,落實重大項目專人“一對一”全程跟蹤服務等;蘇州也強推出18條舉措惠企紓困,從提升審批效能、優化監管執法、強化要素保障、拓寬溝通渠道的多方面落實。
?
?
一系列利好條件下,中小環保企業受益良多,其發展壯大的信心也將再度增強。此外,今年已有超50家環保企業成功入選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名單,企業特色發展又有了更多可能性!
本文轉載自環保在線,內容均來自于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內容版權歸屬原作者及站點所有,如有對您造成影響,請及時聯系我們予以刪除!